婚姻与家庭
  •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刊
  • 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
  • 家庭建设轻教材
立即订阅《婚姻与家庭》
首页文章详情

老年人能力评估师:新职业让养老服务更精准

发布时间:2024-03-25 13:32:27
来源: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
作者/王小槑 龙方媛
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迫在眉睫。如何精准地提供养老服务,让老年人安享晚年?一个全新的职业应运而生。

“奶奶,您好。您叫什么名字?”

“小姑娘,你好。我姓李。”

“李奶奶,我是今天为您进行评估的评估师,这是我的评估证。”

23岁的王诗语大学毕业后进入绍兴市社会福利院工作。她大学学的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,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成人康复,其中又以老人为主。

入职一段时间后,王诗语发现,有些同事在做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工作。“我是不是也可以做呢?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王诗语报名考试、参与培训,顺利地成为新兴职业—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大军中的一员。

“官宣”三年前景广阔

初听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一职业,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又新奇:为什么要评估老年人的能力?需要评估老年人的哪些能力?在哪里就业?

很多人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工作内容一无所知。毕竟2020年7月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才作为新职业发布。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、北京市馨香为老服务促进中心的理事长徐斌告诉记者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:“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;测量与评估老年人认知能力、精神状态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、社会参与能力;依据测量与评估结果,确定老年人能力等级;出具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报告。”

而就业单位也不局限于养老机构,医疗服务机构、体检中心、医疗保健中心、社区卫生站、第三方评估机构、康养中心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健康管理公司、健康咨询中心、康复保健用品等行业,同样需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。

虽然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个职业“官宣”时间不长,但类似工作在持续开展。特别是在养老院,能力评估是划分护理等级的首要指标,从前是由护士、护理员兼职做,近两年才渐渐由专业人员接手。

不过,专职评估师目前并不足量,更多机构还是选择由工作人员兼职,实行轮班制。

据绍兴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颖介绍,大约10年前,福利院对老年人护理等级的划分主要靠经验判断,相对主观。但在2016年左右引入了能力评估系统,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护理等级更加客观,也更容易被老人及家属接受。

李颖说:“明确护理等级后,我们还会和老人及家属进行沟通,结合他们的长期、短期目标,比如希望身体机能或心理状态达到什么程度,以此为依据,制订个性化的照护计划。”

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,占人口总量的18.70%。其中,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,占13.50%。与2010年相比,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.44个百分点,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。这也意味着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。

初次参与评估时,王诗语十分紧张,好在每一次评估都要两名评估师同时在场。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,她最终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评估任务。“因为需要了解的内容比较多,所以问题问得很细,平均每次评估在30到40分钟之间。”

有时候,老人会对一个接一个的评估项目表示不理解:“你不要把我当成小孩子呀,为什么非要我穿衣服呢?”不过,一般情况下,只要评估员稍作解释,老人都会尽力配合。

为了解老人的真实情况,评估人员会耐心地与老人进行沟通,并希望他们能尽可能自己作答,因此,评估的时间有时会被拉得很长。不过,评估用时并不是评估员们的顾虑,比起漫长但有效的问答过程,他们更害怕遇到嘴硬的老人和“越俎代庖”的家人。

王诗雨说:“有些老人会固执一点儿,比如认为自己的视力或者某项能力很好的时候,他们会选择告诉评估师自己认为正确的结果。”

明明有些老花却坚持说没有,明明要用拐杖却表示自己可以自由行走,诸如此类的情况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周燕时常碰到。这时就需要她凭借仔细观察、各种各样的评估道具以及项目,或者与老人家属进一步沟通,排除错误答案。

评估师们会将情况对应记录在量表上并进行打分,依据不同的得分,老年人能力被划分为4个等级:能力完好、能力轻度受损(轻度失能)、能力中度受损(中度失能)和能力重度受损(重度失能)。

守护“夕阳红”用心更用情

评估师在进行评估时,不仅关注老年人的身体机能,也十分注重其心理变化与精神状态。

年逾古稀的张奶奶,从前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的轻手利脚,平日里她自己买菜做饭,没事儿就和老姐妹相约去跳广场舞,生活别提多自在了。然而一次不慎摔跤导致骨折,术后行动不便。于是,她主动联系了养老机构进行能力评估。

“在跟张奶奶交流的时候,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心情低落。她觉得是自己给孩子们带来不便,拖累他们,所以想要住进养老院。”察觉到张奶奶的情绪后,周燕一边继续评估,一边尽可能地宽慰她,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。

张奶奶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。老人往往比子女想象中要敏感许多,有时因为子女工作忙,来看望老人的时间、频次减少了,老人的心态就会受到很大影响,不按时吃药,吃饭也不积极。

“老人往往不太好意思把自己的想法和家里人说,反而跟陌生人比较容易敞开心扉。”周燕说,这种敞开心扉并不是唾手可得的,为了拉近与老人的距离,他们必须开动脑筋,通过聊天或游戏,让老人感觉放松、自在。

其实,一份翔实的评估报告,也是帮助家人了解老人、老人了解自己的有效途径。

有些他们自己尚未意识到的问题,可以通过报告反映出来,“原来我爸(妈)是这样的啊……”这样的感慨不在少数。

当老人刚刚出现认知障碍时,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,常常意识不到,他们会以为,因为年纪增长,所以记性差了一点儿而已。这时候,除了通过体检如脑部CT来确诊外,还可以通过能力评估量表进行打分判断。

“李爷爷,我们现在来画一座钟,时间是10点45分。”想了又想,李爷爷还是没能在纸上画出正确的图样。无法将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,通过思维的加工准确反映出来,这说明老人在认识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周燕说:“类似的测试道具我们还有很多,比如会不会开锁等。要通过方方面面的测试,来判断老人到底处于什么状况。”

评估师会针对老年人在不同能力方面的得分,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,进行护理等级的分类,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。

“能力评估贯穿于老年人服务的全过程。”据李颖介绍,他们不只对入院老人进行评估,也会对社会老人进行评估。“比如对社会老人的调访,就不单单只是评价他的个人能力。评估师还需要结合各种实际情况,去判断老人可否享受一些配套政策。”如果残疾,可否申请补贴;如果是特困户,可否进入福利院,由政府集中供养。

一般情况下,老人进入福利院后,还要参与定期评估。李颖说:“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,院里对评估师进行排班,每次评估都有两位评估师同时在场。除此以外,当我们发现老人的身体机能、心理或精神状态有变化时,还会进行即时评估。”

当然,这些都属于院方主动为之的评估。一些特殊情况下,院方还会进行“被动”评估。比如,当老人或家属对评估结果不认可时,绍兴市社会福利院会交给评估领导小组进行讨论,如有必要,再启动复评。

再进行评估时,老人们轻车熟路,因为已经了解了评估员在做什么和要做什么,他们往往比初次评估时更加配合。

孙婆婆因为偏瘫住进了养老院。入院评估时,她得到的等级评定为轻度失能。孙婆婆心态十分积极,只要身体条件允许,每天都去养老院的康复大厅报到,严格按照院里给她制订的计划进行康复训练。虽然到了下一次评估时,评估等级没有发生变化,但是各项评分都有提升的趋势,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。评估员对孙婆婆不吝赞美:“奶奶,您真的很棒!”

得到鼓励后,孙婆婆做康复训练劲头更足了。院方还把孙婆婆当成标杆,号召院里的老年人向她学习。

新职业呼唤新生力量

北京市馨香为老服务促进中心成立于2018年8月,由包括徐斌大夫在内的众多医学领域技术专家(医生、护士、心理师、康复师)、社区工作者以及养老机构工作者组成,2019年获得了北京市民政局认定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资质,目前已经参与了海淀区、西城区组织的上门入户评估工作。

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的《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》显示,截至2020年年底,全国共有3853.7万人享受老年人补贴,其中,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104.4万人,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35万人,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81.3万人,享受综合老龄补贴的老年人132.9万人。2020年,全国共支出老年人福利经费517亿元。2019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》中明确要求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,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,考虑失能、失智、残疾等状况,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、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。

据徐斌介绍,每个月北京市民政局都会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600元失能护理补贴,而评估结果是发放补贴的唯一依据。初次评估需由老人自己或者代理人通过网上或居委会提交申请,而后由街道相关部门进行机构匹配,评估机构收到指令后,进行集中或入户评估,评估通过后,老人才能获得补助。

接到任务后,中心会先同家庭成员沟通,对老人的情况进行初判。因为除鳏寡孤独老人外,申请评估需要自付费用,所以如果仅以申请补助为目的,而老人的情况达不到重度失能,中心会建议撤单;如果初筛符合重度标准,则会约定时间,指派两名评估员上门为老人进行评估。评估结果通过系统上传,由老人陪护人认可签字,再由审核人员进行审核。

“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关心、关爱、关怀,我们还会根据评估结果,相应地配出康复处方,这些处方不受时间、地点限制,也不需要医疗器械,家庭成员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掌握。这样既有利于老年患者及时康复,又避免了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。”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科主任伍文清告诉记者。
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《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》国家标准(GB/T42195-2022)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《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(2023年版)》……“通过这些福利政策、行业标准和规范,我们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,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老年人,从而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友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。”李颖说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,对于从事这份工作的人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。“这让评估师更有社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。有了专业培训、行业规范和职业等级评定,也让这份工作更具专业性。”

与许多新兴职业相似,在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中,中青年从业者居多。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,曾对老年人能力评估从业者进行过不完全统计,年龄分布在36岁至45岁的从业者最多,其次为26岁至35岁。

李颖说:“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从事养老工作。”为了给老人们创造更多与年轻人接触的机会,绍兴市社会福利院开动脑筋,比如为吸引院内青年报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,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;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,接收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实习。

李颖说:“对老年人而言,多接触年轻人,有助于将他的心理年龄带动得更加年轻。另外,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对我们整体的管理和服务也会有很大帮助。他们会把新潮的想法、流行的娱乐方式,活学活用到护理工作中,这对老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
精彩专题

Copyright 2009-2024© www.mf-china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婚姻与家庭网 版权所有

京ICP备13003307号-1
电话:010-65060651
地址: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
官方微博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回到顶部